马克思主义学院纪念“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系列活动——教研室建设成果展示(二)

作者:张琦 时间:2024-03-1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一、教研室概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以下简称概论教研室)承担的是针对大二年级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任务。课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价值意义为主线,具有理论性高、内容性广、实践性强等特点。现有教师11人,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3人,45岁以下教师8人,博士及在读博士教师6人,是一支工作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兼备的教师队伍。

二、创新课程建设模式,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概论教研室课程建设发展历程目前已完成5个阶段,4个轮次的教学改革。其中第三和第四阶段主要依托“微课”录制和网络教学平台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2019年获批第一批黑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

2020年开始开展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现已完成6个学期试点班教学改革,覆盖学生5600余人,教学成果丰硕。该教学模式在2023年荣获了第三届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一是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六阶段闭环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运用提供了一种简洁、清晰、高效的设计思路,打造每一个教学单元“导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阶段闭环教学模式,塑造以学生为中心并强调学生全方位参与和及时反馈交流的教学范式。合理、高效地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按照教师和学生的各自分工,综合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设计翻转课堂,实现知识输入输出全过程。在保证课堂理论知识点完整输出基础上,增强学生交互性体验。根据专题理论内容设计实践翻转,学生按照兴趣自选实践主题,小组团队完成,真正实现将课堂交给学生,将课堂变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构建了从知识输入到深度输出的课堂体验。

三是挖掘参与式教学亮点,打造沉浸式课堂体验。打造沉浸式、立体式课堂体验,是为转变学生对思政课传统教学“逆反”情绪,实现思政教育精准滴灌的聚焦。教研室采用时下青年学生最流行的沉浸式体验模式——“剧本杀”作为亮点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人物体验、剧情演绎、任务推导感受历史任务,将书本知识在“剧本”中展现鲜活的榜样形象,从更多维度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和精神品质。


四是三堂联动思政育人,赋温度扩广度。打造课堂教学第一课堂主阵地,以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社团为依托,打造校内实践第二课堂,以服务地方、大学生讲思政课等形式主动践行社会实践第三课堂。三堂联动,协同育人。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荣获多项优秀奖,参加黑龙江省“新思想·我来说”主题竞赛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质量保障

概论教研室现有教师11人,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3人,45岁以下教师8人,博士及在读博士教师6人,是一支工作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兼备的教师队伍。近5年来,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成果,包括:

教学成果:5年,获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省思政课教师大赛二等奖2项,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思政课“精彩系列”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单项奖8项。

科研成果:5年,主持国社科思政专项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

5年,发表论文22篇,其中CSSCI检索论文1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篇,新华文摘转载一篇,北大核心检索论文1篇。

四、落实支部建设责任,发挥主体服务效能

概论教研室教师党支部致力于探索“党建与中心工作相融合”的工作机制,致力于打造“有渠道、有基地、有平台、有场所”的“四有立体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党建与中心工作相融合的工作模式,使党建工作活动有特色、队伍有活力、阵地有保障。

党支部获批教育部首批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顺利通过验收。4名教师担任校理论宣讲团成员,为全校党政机关进行理论宣讲近20次。支部建设紧密围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深入街道开展理论宣讲和便民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陈江波副院长荣获第四届黑龙江省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她主讲的党课《点“绿”成金——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龙江答卷》喜获“党课开讲啦”活动精品党课特别奖和先进个人最佳撰稿奖两项殊荣。


 

Copyright © 2018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ICP备05005923号 邮编:150028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