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丨真理之光 照亮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4级研究生品读经典系列活动(四)

作者: 时间:2024-12-07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能力,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2月2日在主楼0904教室举办2024年第四期“真理之光 照亮未来——品读经典读书报告会”。

在读书会开始前,为帮助2024级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学术会议的重要性,掌握参会技巧。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经验分享会,邀请了2023级研究生张淇茗、黄衍川和武欣雨三位同学分享他们参加近期学术会议的心得体会。张淇茗同学首先发言,他详细讲述了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的全过程,从论文投稿、会议日程安排到现场交流,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介绍。随后,黄衍川同学分享了他在学术会议中如何进行有效交流的技巧。他建议同学们在会议中不仅要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还要勇于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武欣雨同学则重点分享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后的学术交流中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2024级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分享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动力,还为他们未来的学术之路指明了方向。

在三位同学交流分享后,读书会正式开始。本次读书会的阅读书目是《实践论》,由2024级研究生万宇晰、刘禹彤和郝志敏进行领学。万宇晰朗读了《实践论》中关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论述:人类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通过实践,人们逐渐了解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性,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刘禹彤分享了《实践论》中关于“认识的发展过程”的内容:人们在实践中首先获得的是感觉和印象,这些感觉和印象经过反复和积累,最终形成了概念,并产生了合逻辑的结论。郝志敏分享了《实践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述:只有实践才能证明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这一观点不仅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也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随后,进入了自由点评与分享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不仅针对领读同学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分享了自己在阅读《实践论》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

荆星茹认为《实践论》不仅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还揭示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我们不断修正和完善认识,而正确的认识又能指导我们的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上升的过程。何思雨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勇于走出舒适区,敢于尝试新事物,通过实践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杜荣荣则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结合《实践论》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作为当代青年,个人的成长也需要经历一个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更要勇于实践、敢于尝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不仅深化了对《实践论》的理解,还激发了新的学术思考。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读书会的开展,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此次读书会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还通过同学们的点评和分享,深化了对经典著作的理解,点亮了学术之光。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开展读书会系列活动,为培养更多具有深厚理论素养和卓越实践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18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ICP备05005923号 邮编:150028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