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历史感、场景感、真实感、创造感,讲深、讲透、讲活、讲好思政课。2024年11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举行“金色龙江·世代传承”沉浸式“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将传统课堂从教室搬进了北大荒博物馆,通过现场讲解、角色扮演、互动体验等形式,让思政课鲜活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江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程宝,2024级经济统计专业1-2班全体同学参加本次活动。

此次沉浸式“大思政课”以弘扬北大荒博物馆为主题,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展演,将思政课教学内容置于可视可感的历史场景中,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深切感悟北大荒精神。
在讲解环节,面对一件件真实的旧物件,讲解员介绍了北大荒77年发展历程,聆听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感知到北大荒精神的真谛。

随后,程宝老师讲解了浮雕“北大荒人颂”展现的四个垦荒故事,再现了百万垦荒大军在北大荒生产生活的场景,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再接下来,程宝老师组织学生现场展演北大荒知青王晓勤的故事,一张无法兑现的车票,一腔奉献生命的深情,面对人生抉择,是选择开往北京的车票,还是选择留在北大荒救火……跌宕起伏的剧情、感人至深的台词、刻骨铭心的抉择,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跟着王晓勤一起成长、一起选择、一起用行动践行北大荒精神,以景动情,以情践行,达成情感共鸣、思想升华、价值塑造的育人目的。

此次北大荒博物馆“大思政课”沉浸式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创新性成果。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借助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平台,进一步打造“金色龙江”系列沉浸式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针对性和亲和力,让思政课教学“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